中国共产党矢志现代化强国的百年历程及其启示

学习强国 2021-09-08 15:45
A+A- 

中国共产党矢志现代化强国的百年历程及其启示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三研究部

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第二大任务也可以用另外一句话来表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由于时代条件和阶级力量的局限,地主阶级、农民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发起的各种救亡图存都先后失败了。这两大任务,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肩上。在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之前,早期党的代表人物就开始探讨中国富强及工业化的相关问题。从建党到今天,中国共产党人为逐梦现代化强国,前赴后继奋斗了100年。这百年历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明确工业化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中国国情,并通过总结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确立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前途方向

中国共产党的工业化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源自早期共产党人对时代和社会深刻的洞察和分析。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对工业化的认识。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到中国之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于中国未来前途的努力方向,同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大致一样,即“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力,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孙中山先生又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主张,在当时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后,随着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有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中国的先进武器。李大钊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中指出:“俄罗斯之革命是二十世纪初期之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社会的革命而并著世界的革命之采色者也。”他认为,时代之精神不同,革命之性质自异,所以法俄两国革命绝不能同日而语。

苏维埃俄国建设成就的有力证明,以及中国共产党早期国内代表人物李大钊、陈独秀等通过对当时世界所处时代的展望,对西方国家工业化弊端的剖析,以及对中国现实国情的分析,均认为中国未来的工业化不应再走资本主义的错路、老路,而应该走出一条正确的路、新的道路。综其所言,就是“中国实业之振兴,必在社会主义之实行”。

一些旅居海外的早期共产党人,结合他们本人对所在国社会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也明确指出未来中国的工业化不应走西方的“老路”,而应该走社会主义的“新路”。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如果说建党前后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工业化的探索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话,那么,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经略与建设根据地的过程中,从实践层面逐步加深了对工业化的认知。

中国共产党最早是从军事工业领域接触工业化实践的。近代军事工业是工业化的产物。由于军事斗争的需要,我们党在各个根据地先后建立起一批军工企业,生产武器弹药,也生产民用产品用于筹措经费等,这些工厂绝大多数以公营企业为主,也有少数的民营工厂。由于根据地条件所限以及战争环境的制约,绝大多数工厂规模较小,技术也比较落后,原材料及机器常常得不到保障。尽管如此,我们党通过早期领导工业的实践,对工业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44年5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的一次重要会议上指出:“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需(须)有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须)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在此,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努力方向又一次得到了明确。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时代条件、战争环境和人才、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限制,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工业化实践,是初步的,所涉领域也不大。但这些早期实践探索,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经营管理大工厂、大企业积累了宝贵经验,培养了一批重要人才。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化理论及其实践,为现代化的后继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工业化的推进彻底扫清了道路,标志着第一个历史任务的圆满完成。正当我国恢复经济,准备大规模工业建设,开始向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第二个历史任务的目标进军之时,朝鲜内战爆发。为了保家卫国,抗美援朝,中国出兵朝鲜。在这次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志愿军将士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打赢了这场立国之战、立威之战,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的百年耻辱,令世界刮目相看。经此一战,我国赢得了大国地位,赢得了和平环境,也赢得了加速推进工业化、尽快解决国家安全问题的共识。

(一)“四个现代化”的提出

抗美援朝战争行将结束,中国工业化的航船已经起航,但这条航路应该怎么走?是继续进行10年到15年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还是尽快向社会主义过渡,成为党中央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随着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胜利完成,以及国内外形势的变化,1953年6月,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1954年9月,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这是周恩来代表党中央第一次提出的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构想。

新中国的工业化,是从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起步的。“一五”计划是以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项目、694个限额以上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五年间,全国实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88.47亿元,再加上其他经济建设和文教建设投资,总额达766.4亿元,折合黄金高达7亿多两。随着“一五”计划的成功实施,我国陆续生产出历史上的第一批载重汽车和喷气式飞机,第一批无缝钢管、电子管等重要工业产品,逐步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一五”计划期间,我国还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任务,成功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我国工业化展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

前景虽然光明,但我国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却是曲折的。为了使主要工业品产量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实现“超英赶美”的目标,打开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局面,1958年我国掀起了“大跃进”运动。运动的失败使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巨大损失。挫折催人奋起,梦想给人希望。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代表党中央、国务院郑重宣布:“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党中央考虑分两步走,即“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以“四个现代化”的简明形式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共同奋斗的目标。在“文化大革命”那段内乱岁月中,1975年初的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重申了“两步走”实现我国现代化的设想,广大干部群众又看到了党和国家的希望。可以说,“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梦想,始终是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从“一五”时期到“四五”时期,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累计达4956.43亿元,特别是在铁路、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方面,进展明显。汽车、飞机等工业产业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两弹一星”的成功,令世界为之震惊。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似封闭的条件下,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在全面展开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要“以苏联为鉴戒”的思想,开始独立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论十大关系》、八大政治报告及会议的发言中。这些重要思想,有的涉及国民经济全局,比如,在产业结构方面,要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在生产力布局方面,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在工业内部,要处理好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关系;在经济体制上,要搞好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分配等。也有的思想侧重强调某一方面,比如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计划指标要切合实际;制定计划必须做好物资、财政、信贷平衡;建设规模一定要与国力相适应;要注意发挥市场作用;要统筹消费和积累的比例,等等。这些可贵的理论探索,加上后来试办工业托拉斯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从历史发展来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尽管成就巨大,但弊病也很多。从工厂层面看,这种全部以计划手段配置资源的发展方式,统得过多,管得过死,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不高,生产效率低下,活力不强。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为数众多的工厂,没能与当地经济构成一个系统。这些工厂分散在各个地区,从原料、资金的投入,直到产品的分配,工厂运行都依靠计划调拨,难以与本地经济发生联系。工厂像一棵棵高大的乔木,形单影只、彼此孤立,充其量形成的是一个个孤岛经济,而不是形成像热带雨林那样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各部分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演化、良性发展。

从政府层面看,为加快工业化速度,党和政府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也曾打破常规,采取“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等群众运动的形式来发展经济,但都没有成功。历史和实践表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难以实现工业化强国的目标,党和政府必须改弦更张,寻找经济新体制和工业化新路径的突破口。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党描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三步走”战略第一次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清晰可靠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改革开放作为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其中,“小康社会”及“三步走”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现代化自此有了清晰可靠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一)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邓小平访问了日本、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对我国周边国家的工业化成就有了深刻了解和切身体会。1979年初,他又访问了美国。这些出访中的观感,加上我国正在进行经济调整的现实国情,不能不促使他对“四个现代化”目标进行重新思考。1979年12月6日,他在同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到我国现代化问题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那“小康之家”又意味着什么呢?他进一步向客人解释道:“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从此,颇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小康”一词,开始纳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构想。

小康目标的提出,既是对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四个现代化”这一设想的继承,同时,又根据我国现实国情对这个目标作了合理调整。以此探索为起点,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的思路逐步开阔和成熟起来。

(二)“三步走”战略构想的提出和总体小康的完成

小康目标提出后,邓小平继续思考着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步骤、重点等问题。1987年4月30日,他在会见西班牙政府副首相格拉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我国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构想。几个月后,“三步走”正式出现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其表述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〇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自此,中国现代化有了积极而稳妥的规划,大大激发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巨大力量。到2000年,“九五”计划胜利完成,使我国生产力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在此基础上,我国开始考虑实施第三步目标的相关部署。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对我国而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这一阶段的工作做得好做得实,将为我们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作为实现第三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报告中被完整地提了出来。

为了更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党在地区、城乡、产业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础上,党中央先后实施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以及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战略。同时,党中央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经过接续努力,以“广覆盖、保基本”为特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农村改革的重大进展,为我国全体人民初步摆脱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使我国工业化进程迈上了新台阶。

总之,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政府调整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而代之以均衡发展战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加大,并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经济布局、产业调整、城乡关系、地区协调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按照“三步走”战略的指引,我国成功完成“前两步”目标,为迈向“第三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为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奋斗方向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现代化进程也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此时,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后期,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顺应时代新特点,补短板、强弱项,在全力决胜小康社会的同时,作出分两个阶段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

(一)全面完成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过之坎,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扶贫开发成就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方略,通过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等工程,一方面发挥制度优势,构建大扶贫格局,另一方面强调重视个体,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到2020年11月,随着贵州紫云县、纳雍县等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由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标志着全国脱贫攻坚任务已基本完成。这个历史性成就为人类反贫困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也使我国现代化进程迈上了新阶段。

(二)“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在党的十九大上,把2020年到2050年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十九大报告提出:“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看到,新时代的第一个15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二个15年则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基本实现”再到“全面建成”,这一战略安排的思路同建设小康的思路有历史的一致性,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战略思维、进行战略谋划的高超智慧和卓越能力。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对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国家治理、国民素质、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展望。建议既有定性表述,又蕴含定量指标,从而使新时代第一阶段的现代化蓝图设计更具科学性和灵活性。

(三)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

全面决胜小康社会任务完成,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大跨越。未来30年,将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继而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历史宏愿的新阶段。

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实现现代化的既定目标,就要回答好“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一重大问题。党中央强调,必须贯彻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特别是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对我国发展尤为重要。把新发展理念切实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这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顺利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科学指引和重要保证。

新时代有新的发展机遇,新发展阶段也有新的挑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出现了许多重大变化,我国发展也遇到了许多以前未曾遇到过的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发展阶段、新历史任务、新环境条件作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抉择。其目的是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解决各类“卡脖子”问题,从而进一步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使我国大国经济所具有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得以充分发挥,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充分显现。

总之,“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贯彻好上述“三新”要求,对于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从而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历史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矢志现代化强国的百年历程,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探索,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鲜明特点。这些实践历程和理论探索,给我们党和国家未来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以深刻的历史启示。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纵观近代以来世界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梳理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我们不难发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能够促进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今天,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产权制度,实现要素自由流动,完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创新宏观调控,尤为重要。

(二)改革开放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的根本动力

1978年以后,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充分利用已有世界创新成果基础上,使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进入新发展阶段,必然会有新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对外开放,才能为我国开拓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三)社会稳定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基本前提

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能否保持社会稳定,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1978年以来,我国创造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持续稳定的环境。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世界许多国家的现代化历程也有力证明了这一论断。在新发展阶段,我们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依法治国,坚决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四)制度优势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的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汇聚起全民族的力量等等,这些强大的制度优势,为我国持续向前推进现代化强国目标提供了根本保证。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从历史纵向看,我国制度优势特别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能使现代化“一张蓝图绘到底”。从实践横向看,党的领导等制度优势能做到“全国一盘棋”。从决策执行层面看,党的领导等制度优势还能保证“一竿子插到底”。简言之,通过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制度优势,能确保把我国的现代化蓝图变成方案,把方案变成现实。

[ 责任编辑: 刘璐 ]
下载韶关发布APP
更多精彩

韶关发布客户端   简介:提供韶关头条热点、时政新闻、社会民生报道、便民查询等服务。

韶关新闻网公众号   简介:关注我,了解韶关第一资讯。

韶关日报公众号   简介:宣传韶关、公益服务,韶关日报微报纸。

韶关新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1 SGXW.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