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堡垒 革命丰碑——走进省委机关旧址红围

韶关日报 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小卫 袁少华 通讯员 邵文 梁恬馨 2021-04-08 09:12
A+A- 

在始兴县沈所镇沈北村,有一座近200年历史的围楼,它历经岁月的沧桑与战火的洗礼至今仍然屹立不倒。由于抗战时期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曾迁移至此开展革命斗争,给这座围楼打上了红色印记,因而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红围。

近年来,当地政府对红围进行了修缮,并把它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是这里就成了红色文化的圣地。许多机关单位的干部职工、党员、社会各界群众纷纷来此参观和瞻仰,缅怀先烈功绩,追寻革命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红围外景(764792)-20210408113553

▲红围外景。图片由始兴县委宣传部提供

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旧址(764780)-20210408113608

▲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旧址标志碑。 图片由始兴县委宣传部提供

瞻仰红色堡垒

走进始兴县沈所镇沈北村,就可以看到路边一座高高耸立的“堡垒”。由于红围较高,周围也没有遮挡,在远处青山的衬托下,红围显得十分雄伟。始兴县史志办主任单小红告诉记者,红围建于1830年,至今有近200年历史。红围呈长方圆角形,高约15米,占地面积995.4平方米。红围原名叫“奠安”围,之所以叫红围,一是因为它的墙壁用河卵石、青砖和红砂的砂浆砌成,整体呈红色;二是因为红围曾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机关,也被当地民众称为“红色指挥所”。  

偌大一座围,只有一扇门出入,周边都是厚实的高墙,称之为堡垒一点不为过。进入红围,里面的景致一目了然。“1945年2月,日军攻陷始兴,对红围进行焚烧,围楼遭到严重损毁。后来历经风吹雨淋,围内的房子全部坍塌,只剩四周围墙。”单小红说,直到2010年5月,始兴县对围楼旧址墙体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修缮,尽可能保留了原貌。

虽然红围损毁严重,但里面原来的构造还是依稀可见。这是一栋5层的建筑,中间是天井,用于采光,四周是住房,里面残存的墙体可以看出每间房间的位置及大小。四周的围墙十分厚实,上面还保留了为搭建房间而安放横梁的孔。据介绍,红围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共有96间房子。  

“中共广东省委把红围作为大本营是经过慎重考虑后作出的决策。”单小红告诉记者,红围墙体坚固,便于防盗,而且这一带群众基础较好,安全系数较高。此外,时任省委政治交通员的郭招贤为省委机关入驻红围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和他的学生、时任靖平乡乡长的孔昭平事先沟通好,举荐郭招贤的胞兄郭贻生任靖平乡第四保保长。郭贻生为人正直老实,赞成党的抗日主张,对革命给予支持和帮助,为省委机关迁至红围加了“安全锁”。一切准备就绪后,1940年7月广东省委机关迁到红围。

追忆峥嵘岁月

红围两边修筑有台阶,拾级而上可来到墙边宽敞的平台上。从墙上痕迹可以看出,红围正是以这些平台作基础,向上构建更高的三、四、五层。单小红告诉记者,红围一至三层都有当地老百姓居住,中共广东省委机关设在四层与五层的楼房里。省委书记张文彬和机关人员住四楼,省委电台设在五楼。  

省委机关人员都是化装成做生意的老板或访友的知识分子进出红围,郭招贤对外则说他们是自己的朋友,让郭贻生多多关照并安排他们的生活。从外地调来的省委机关工作人员,始兴党组织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和合法手续,安排他们在附近的信义、沈所、日新小学(现为八一小学)任教,以社会职业为掩护开展革命工作。  

常住和来往红围的有省委书记张文彬、组织部长李大林、宣传部长涂振农、统战部长古大存、妇女部长兼秘书长张越霞、青年部长吴华以及饶卫华、梁广、陈能兴、冯新有等各地区负责人。  

“由于有了比较安全的办公驻地和周围良好的环境,中共广东省委在红围期间开展许多重要的革命活动。”单小红告诉记者,中共广东省委迁至红围后,在红围周边积极开展党的抗战路线及方针政策的宣传,建立20多个秘密交通联络站,这些站点辐射至周边地区,为开展抗日救亡推进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1940年12月,广东省委在红围召开会议,决定撤销中共广东省委,分设中共粤北省委和中共粤南省委,均属中共南方工委,中共粤北省委仍驻红围。  

站在红围中间,可以看到四周的墙上不仅长了许多苔藓及爬山虎等绿植,有的地方还长出了树,还有一些鸟儿在栖息。站在其中,抚今追思,斗转星移间仿佛又回到了那充满硝烟的烽火岁月。  

红围周边老百姓讲得最多的是红围上空“永不消失的电波”。1941年春,中共粤北省委机关由红围迁往韶关五里亭,省委电台于当年6月从南雄迁入红围。红围成为省委电台驻地,直到“粤北省委”事件发生。这期间,黎百松和司徒明负责管理,郭招贤负责保护。省委电台在红围近一年里发送电报100多次,使粤北省委与各级党组织保持紧密联系,为开展敌后斗争起到关键作用。1942年5月27日,“粤北省委事件”爆发,粤北省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黎百松在去联络李大林的路上,发现粤北省委被破坏的情况后从韶关步行回始兴红围,拍电报向党中央报告有关情况,并立即停止电台工作,转移疏散电台工作人员。党中央接到粤北省委机关被破坏的电报后作出“停止活动,分散人员,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重要指示,及时保存了革命力量。  

1945年2月,乌云笼罩在始兴上空。攻陷了始兴的日军包围了红围并纵火焚烧。红围遭到严重破坏,只留下残壁断垣在飘摇风雨中无声地诉说。

打造红色景点

“红围修缮后作为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对公众免费开放,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管理,并聘请了环卫工人进行日常的保洁,许多机关企业的党员干部及各地群众纷纷来此参观游览,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沈所镇宣传委员郭伟玲的话把记者拉回了现实。  

郭伟玲告诉记者,始兴县在当初修缮红围的时候遇到比较大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应当按照被焚烧之前的模样重建红围,恢复室内装饰,还原当时省委机关在红围的场景,以让群众更直观了解这段不平凡的历史。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红围是革命历史文化遗迹,如果大规模地对其进行修建,会破坏古建筑,而成为人造景点失去古建筑的韵味。不如在现有的基础上按“修旧如旧”原则,尽可能保持原貌进行修缮,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这个文物。经过反复论证,始兴县采取了后一种方案,于是整修成目前的模样。  

记者看到,红围除了围楼主体得到了修缮,周边环境也进行了整治。红围正门前面的一块空地进行了绿化,旁边建造了一个红色文化长廊,上面详细地介绍了广东省委在红围那一段烽火历史。此外,当地政府还在红围旁边建造了公厕,修建了停车场、游客中心等设施。  

郭伟玲告诉记者,近年来,始兴县加大了对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力度,未来打算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以红围为中心,把省委地下交通站八一小学、外营保卫战革命遗址等串联起来,打造一条红色文化精品旅游线路,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让革命老区的群众充分享受发展的红利。

[ 责任编辑: 刘璐 ]
下载韶关发布APP
更多精彩

韶关发布客户端   简介:提供韶关头条热点、时政新闻、社会民生报道、便民查询等服务。

韶关新闻网公众号   简介:关注我,了解韶关第一资讯。

韶关日报公众号   简介:宣传韶关、公益服务,韶关日报微报纸。

韶关新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3 SGXW.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