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红军碗”诉说军民鱼水情仁化县原创文艺作品讲活红色资源

韶关日报 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海霞 通讯员 陈志文 2021-03-21 09:51
A+A- 

“圆圆红军碗,一代一代守望;圆圆红军碗,世世代代珍藏;情绵绵恩绵绵,碗里的故事心与心相连;盼悠悠望悠悠,红军的故事星火代代传……”在仁化县文化馆,一首《红军碗》唱出鱼水情深,唱响长征精神。  

在红军长征的宏大历史画卷中,红军经过韶关时所发生的感人故事、流传的英雄事迹,是韶关这片红色热土上永恒的精神财富。其中,尤以87年前发生在仁化县城口镇东坑东山樟村的《红军碗》的故事广为人知。近年来,这一故事经仁化县文广旅体局创作为歌曲、采茶戏、小品等多种形式,以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苦过程,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为理想与信仰而奋斗牺牲的崇高信念,讲活了红色资源。

保存完好的红军碗。 杨纯 摄

保存完好的红军碗。 杨纯 摄

几代人守护“红军碗”

“这不是一只普通的碗,它凝聚着一家祖孙五代对红军、对共产党特殊的情感……”微微发黄的表面布满交错的纹路,依稀可见两朵红花图案,在仁化县史志办见到保存完好的“红军碗”时,仁化县史志办办公室副主任涂丽玲向记者介绍道。

故事还要从87年前的那个冬天说起。1934年11月一个不平常的夜晚,红军长征经过南雄市、仁化县,家住城口镇东坑半山村东山樟的村民张堂英及父母蒙家财、黄乙秀,突然听到屋外频繁的狗吠,还有人敲门。蒙家财听闻门外人表示是过路的红军,想就此借宿一晚。一打开门,十多位身着蓝色军服的战士伫立着,衣领上有红领章、帽子上有五角星。有两名战士用木板做担架,抬着一位负伤的战士。后来他们才了解到,带队的是黄姓连长,担架上躺着的是徐姓排长。

蒙家财是位土郎中,当晚便上山采了草药,给受伤的战士清理伤口,再敷上捣碎的草药。黄乙秀则煮了些饭菜,让红军填饱肚子。七八天后,黄连长率队出发与大部队会合,留下徐排长继续疗养腿伤。一个多月后,徐排长的腿伤基本痊愈。临走前,蒙家财给他准备了一套衣物、一双布鞋,还特地拿了两个银元让他拿着路上买些吃的,但他坚决不要,最后还是蒙家财硬塞给他。

眼看着无以为报,徐排长掏出了一只他从战场上带来的瓷碗,双手交给蒙家财,并含着泪水说:“恩人,你们一定要保存好这只碗,如果红军胜利了,我还健在,将来我一定会来找你们,报答你们的。”

1959年,东山樟村的五户村民全部从村中搬出迁入半山村,但徐排长却再也没有回来过。蒙家财夫妇和家人守着这只碗,盼着当年这位战士归来。同时也将这段经历口传给家人,让后代等待那位战士归来。1967年蒙家财去世前,一家人围在他身边,他拉着女儿张堂英的手说:“要保管好这个红军碗,红军还会来的。”  

这个碗蒙家财后代一直珍藏着。蒙家财夫妇先后去世,这只碗就留给了他们的女儿张堂英。直到2019年,张堂英将其捐给了仁化县史志办,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段历史。

深入挖掘红色故事

“2019年3月6日,韶关准备建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的时候,我们县史志办在城口镇开展口述历史采访活动时,在东坑村委半山小组采访到了近百岁的老人张堂英,听老人家讲述了她11岁时亲身经历过的红军碗的故事,这才挖掘到了这个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涂丽玲说。  

随后,“红军碗”经全国各地多家媒体通过直播、漫画等方式报道后引起热烈反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一睹红军碗真容,并前往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参观了解韶关的红色革命历史。

2019年采茶戏排好之后,第一场就是在东坑村上演的,当时张堂英老人还观看了演出。2019年以来,这只“红军碗”的故事被仁化县文艺工作者编排成了现代采茶小戏《红军碗》以及歌曲、小品等多种文艺形式,通过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等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歌曲《红军碗》还曾参加省市比赛,让更多群众了解“红军碗”的故事。  

“有这么好的一个历史题材,我们经过走访核实之后,就组织创作团队将‘红军碗’的故事打造成文艺精品,希望能通过文艺演出的方式把这段历史广泛宣传出去。”仁化县文广旅体局副局长黄樱介绍。

2019年的“七一”晚会上,小戏《红军碗》在仁化县文化广场上演。 图片由仁化县文化馆提供

2019年的“七一”晚会上,小戏《红军碗》在仁化县文化广场上演。 图片由仁化县文化馆提供

让红色精神落地开花

红军长征经过城口镇的七天七夜里,发生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如红军舍身救乡亲,乡亲卸下自家门板给红军遮风挡雨等。该县文广旅体局围绕这段时期的历史故事,正在着手创作一部名为《红军长征经过城口》的歌舞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其中就包含了“红军碗”的故事。目前,该歌舞剧正在创作剧本,计划在今年“七一”推出。  

“红军碗”的故事只是仁化县近年来大力挖掘红色故事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仁化县红色资源丰富,在2020年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普查中,仁化县就普查出300多处遗址,其中94处被认定为重要革命遗址。该县通过组织新闻媒体、文史专家下乡村进农家等走访活动,寻访红军在巧夺水东桥、奇袭城口镇、血战铜鼓岭、露宿红军街等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越来越多的红色故事被挖掘出来,并以此创作红色歌曲、舞台剧、采茶戏等文艺精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群众前来踏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长征的伟大历史造就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长征精神的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时代的因子,都具有催人奋进、撼人心魄的精神力量。从风雨如晦的革命年代走来,这只瓷碗不仅见证了军民鱼水情深,也目睹了这片土地上的百姓逐渐过上了幸福生活。在这里,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革命精神熠熠生辉。

[ 责任编辑: 刘青 ]
下载韶关发布APP
更多精彩

韶关发布客户端   简介:提供韶关头条热点、时政新闻、社会民生报道、便民查询等服务。

韶关新闻网公众号   简介:关注我,了解韶关第一资讯。

韶关日报公众号   简介:宣传韶关、公益服务,韶关日报微报纸。

韶关新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3 SGXW.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