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韶关新闻网 历史数据

27年如一日坚持无偿献血——记第七届“感动韶关十佳道德模范”(提名奖)李慧文

2019-09-11 10:41 韶关日报 韶关日报记者 曾珍

27年无偿献血340余次,实际献血量达13万多毫升,相当于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体内全部血量的30多倍,名列全国前茅。18年从事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累计时长一万多小时,相当于在本职工作中无偿奉献了5年多的时间。他就是中国无偿献血领军人物,第七届“感动韶关十佳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李慧文。

与其去劝说,不如亲身示范

李慧文出生于医学世家,受父母的影响,从小就热爱医务工作,并且在应征入伍后通过深造医学理论和技术,最终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1989年,李慧文被安排到市献血办公室负责献血组织发动工作,也因此与献血结下了不解情缘。

然而,刚到新工作岗位上的李慧文就遇到了大难题,在一次组织市直单位职工进行义务献血活动中,经体检合格的献血者们都挤在了采血室门口。“我当时就意识到,可能是大家对献血知识了解得不够,害怕献血导致身体发生不适,或者染上疾病,所以都不愿意去献血。”李慧文回忆道。“那怎么才能让这些献血者不怕献血呢?我灵机一动,与其去劝说不如亲身示范。”

推动献血队伍不断壮大

1995年李慧文去日本学习无偿献血宣传和捐献者招募,通过进修学习,李慧文意识到固定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是最安全的血液。要保障我市用血量及用血安全,就应该尽快培养和建立一支庞大的固定及定期定时无偿献血者及志愿者队伍。然而,在号召无偿献血者们进行定期定时无偿献血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一年献那么多血,会不会伤害身体?为了打消人们的顾虑,李慧文又一次站了出来,从每三个月捐献400毫升全血,到一年捐献12次机采血小板,并细心研究捐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找出解决方法,在他的亲身示范及带动下,越来越多人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2000年我市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无偿献血者联谊会,随后又成立了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等组织和团体,引导和培训爱心人士参与献血宣传和捐献者招募等志愿服务。目前,我市在册登记的志愿无偿献血者有5400多人,他们在定期或定时无偿献血的基础上,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无偿献血的宣传教育和捐献者的招募等志愿服务工作,成为推动无偿献血的骨干力量,累计志愿服务超过30多万小时,2015年12月被省文明办授予“广东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2016年12月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集体。

2012年,新《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实施,捐献机采血小板的间隔期改为不少于2周,一年可以捐献24次。李慧文再一次带头连续6年每年捐献24次机采血小板,从而带动了一大批机采血小板志愿捐献者进行定期无偿献血,提高了机采血小板的保障能力。

忘我投入无偿献血事业

从2001年至今,李慧文先后8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3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并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2017年被评为“韶关好人”。但市中心血站站长张天弼却告诉记者,李慧文从不在意这些荣誉,他关心的是如何招募更多的无偿献血志愿者,如何确保我市血源安全,如何推动献血事业的发展……

用李慧文自己的话说,从事无偿献血工作这么多年,他深刻体会到血液对病人的重要性,虽然不能像临床医生直接对病人问诊治病,但只要能多说几句话,多招募一个献血者,可能就会让两三个病人得到生的希望,今后要更加珍惜有生之年为之不多的时间和资源,定时为无偿献血做示范及推动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感召更多的人献血救人;去世后将捐献自己的器官和遗体,用于挽救病人的生命,促进国家的医学研究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争取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多作奉献。

责任编辑:王济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