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韶关新闻网 历史数据

借力粤港澳大湾区 绘出韶关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2019-05-20 11:00 韶关日报 网民老林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引领作用,统筹珠三角九市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生产力布局,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韶关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辐射湘赣地区发展的枢纽位置,也是大湾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的重要生态支撑,将大有作为。市委书记李红军指出,要主动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全力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新时代呼吁新使命,新时代赋予新担当,新时代期待新作为。我市要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为契机,坚持干字当头、问题导向、重点发力、以上率下,使善美韶关更宜居宜游宜业,从而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

在“增强城市温度”上下功夫,使善美韶关更宜居。要继续深化城市提升工作,坚持以片区谋划为基础,分类实施控制性、骨干性和配套性工程。控制性工程主要是以PPP模式推进,骨干性和配套性工程主要是以政府投资模式实施,使城市教育、医疗设施进一步改善,交通、防洪、防涝功能进一步加强,使景观休闲呈现出更多新的亮点,全力加强扬城市灰尘治理工作,确保空气质量高,使广大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要大力发展医药健康产业,认真落实《韶关市大健康产业体系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依托韶关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加大南药种植,依托本地医药企业,完善企业研发中心功能,引导设立中试基地,形成集医药健康创新、创造、流通和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打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健康养生目的地。增强城市的文化品味,目前,全市共有风度书房21间(城区20间,县级1间),提升了城市品位,成为展示韶关城市文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要继续大力推进风度书房建设,从今年开始,每年建成10间,争取在城区内建成100间风度书房,让书香飘逸在城市每个角落。

在“增强城市舒适度”上下功夫,使善美韶关更宜游。我市要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深度挖掘韶文化、工矿文化、丹霞文化、禅宗文化、石峡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瑶族民间民俗文化,打造具有韶关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专业艺术团队,打造艺术水准高、市场潜力大的文化旅游演艺产品。规划建设民俗文化旅游街、文化体验街等特色文化旅游集聚区,建设城市风貌示范街区。充分利用我市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围绕旅游目的地建设,精心组织特色旅游节庆活动,打造一批有省内、国内乃至国际影响力的旅游会展和节庆品牌,提升韶关旅游的整体形象和旅游者消费水平。同时,要坚持旅游的“大融合”理念,创新思维、转变观念,推动“旅游+”向“+旅游”的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动“农业+旅游”“体育+旅游”“养生+旅游”“文化+旅游”“互联网+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带动作用。

在“增强营商满意度”上下功夫,使善美韶关更宜业。去年以来,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行“马上办”服务模式改革,并将其作为推进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改进干部作风建设、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载体,取得显著成效。4月30日,市委召开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区和桥头堡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建设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区和桥头堡工作,将韶关高铁站周边地区(含芙蓉新城)、韶关高新区和六合等片区,确定为我市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区,并将高铁站周边地区确定为先行区的“桥头堡”。为此,各部门要在推行“马上办”服务模式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转变观念,真正常态化使用容缺办理等创新性制度,从而实现以制度规范流程、倒逼时间和制约权力的工作目标,提升行政审批效能,提高办事效率,使韶关更宜业。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全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会议明确韶关是大湾区重要腹地和屏障。韶关生态资源丰富、生态基础良好、生态区位重要,是我省北部生态发展区的中坚力量,是大湾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的重要生态支撑。保护好韶关的青山绿水、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既是韶关服务大湾区建设的责任担当,也是韶关加快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我市各区县各部门一定始终保持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奋斗姿态,在“增强城市温度”上下功夫,在“增强城市舒适度”上下功夫,在“增强营商满意度”上下功夫,使善美韶关更宜居宜游宜业,更好地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

责任编辑:王济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