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韶关新闻网 历史数据

春天里的希望——武江区力助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巡礼

2019-03-20 10:11 韶关日报 韶关日报记者 魏生革 特约记者 林卓伟

阳春三月,万绿吐新,粤北大地,生机盎然。  

浓浓春意,同样柔柔地铺洒在武江区甘棠园区沸腾的工地上,书写在园区企业创业者们的脸上。

图为甘棠园区。 图片由武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图为甘棠园区。 图片由武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民间“小作坊”蝶变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3月14日,韶关在持续阴雨天后,终于迎来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甘棠园区韶关市源昊住工机械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公司总经理陈宽。他热情相迎,满脸的笑意,满脸的春风。  

人逢喜事精神爽。陈宽之所以如此笑拥春天,皆因他所在的公司二期扩建工程已经启动,几个月后就可以建成投产。“去年公司年产值是1.63亿元,今年计划达到2.5亿元,明年扩产后可超过3亿元,这几年公司的产值和税利增幅都是比较大的。可以说,我们公司现在是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春天……”陈宽甚为欣慰地说。  

陈宽不是在吹嘘。作为韶关本土企业,韶关市源昊住工机械有限公司近几年弯道超车,实现了快速高质量发展。  

成立于2004年的韶关市源昊住工机械有限公司,当时在郊区租了农民的房子做办公室,旁边就是加工的场所,非常简陋,生产传统的建筑机械,利润微乎其微。  

“就规模和效益而言,它当时不折不扣就是一个民间小作坊。”武江区工信局一名负责人如是说。  

“当时我们没有资源,没有资金优势,没有技术含量,根本就没有什么利润,举步维艰,的确就只是一个小作坊而已,根本称不上什么企业……”忆往昔,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康建平唏嘘感叹。

如今,韶关市源昊住工机械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首家专业设计制造工业化住宅预制构件生产线成套设备的厂家,坐拥2.5万平方米办公及生产场地,并且在2017年跻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

营造创新环境助力企业脱胎换骨

韶关市源昊住工机械有限公司何以能由“小作坊”脱胎换骨成为高新企业呢?除了公司自练“内功”外,还在于“外力”的雪中送炭。  

这个“外力”,就是韶关和武江区政府打造的良好创新发展环境。  

科技是第一动力,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要依靠科技创新发展。  

韶关和武江区充分认识到了这点,在引领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用尽了心,制定了产业提档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新旧动能置换,千方百计力促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去年,武江区大力开展园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投资环境,举全力抓上规特别是甘棠园区新建项目上规工作,培育新的增长点。  “武江区重视企业科技创新是认识到位,政策到位,投入到位,服务到位。”武江区工信局局长张思建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省、市都出台了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政策,比如韶关市对通过国家高新企业认定的有30万元补助,对企业建立省市级的工程研发中心分别有20万元和10万元补助,对企业引进产业人才给予生活补助等,这些政策力度是比较大的,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好的政策红利。 

康建平对此感同身受。他告诉记者,当地政府对公司有产学研项目的扶持,也有技改项目的扶持,这些坚定了公司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使公司由从前的一个小作坊变成了一个有技术含量、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走出了一条自主研发的道路。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扶持,这是不可想象的。

打通“便捷通道”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

除了政策红利,武江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另一招数便是打通“便捷通道”,提供“贴心优抚服务”。“我们加强扶持,优化服务。进一步做好挂点联系企业工作,建立首席协调官制度,每家重点企业、负增长企业、倍增计划试点企业均有专人跟踪。同时加大企业扶持力度,积极帮助企业对标技改、创新、节能、珠西、倍增计划等各方面政策。此外,我们有专门力量,成立队伍,为企业提供政策宣传、解读等服务,同时充分利用第三方机构,为企业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可以说,武江区现在具备了高新企业大展鸿图的优良环境。”张思建说。  

张思建的话在记者的采访中得到了印证。陈宽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扩建项目,获得武江区大力支持,将其作为重点项目督办,相关部门人员时时与公司协商沟通,遇到的不少难题迎刃而解,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有望建成投产。“这个速度非常快,对我们公司来说,是非常利好。有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公司的发展前景就如春天一样,充满希望!”陈宽兴奋无比地说。  

诚然,阳光雨露并非独洒韶关市源昊住工机械有限公司,而是所有的企业都同等享受这一高规格的服务待遇。于2015年在武江区建厂的韶关市合众化工有限公司也不例外。

作为涂料化工企业,因为行业的特殊性,前期投产面临严格的审批流程。“当时为了让企业少走弯路,我们专门上门做竣工验收,帮助企业解决技术性难题,使企业顺利拿到了生产许可证。”武江区外商投资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对记者如是说。  

公司对此也是心怀感激。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郭红桥告诉记者,武江区政府竭尽全力为公司排忧解难,专门找了物流公司对接他们的货运问题,使他们整个物流顺畅。现在公司不仅在韶关生根发芽,而且茁壮成长前景看好。公司计划用五到八年,产值要做到五到十个亿。“我们计划申报国家级的研发中心,包括院士工作站。在韶关,在武江,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我们公司要在这个地方扎根下去!”郭红桥充满信心地说。  

而对于在韶关“无关系、无背景、无靠山”的“三无老板”——广东普本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军来说,武江良好的营商环境也是让他赞不绝口。  

2016年,张军的广东普本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从大上海南迁韶关武江。

“我初到韶关时,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是武江区政府的人带我到处选租厂房,很快就让我们安营扎寨。在生产过程中,政府部门的人主动上门对我们进行环保等方面的指导,使我们不碰红线,少走弯路,这与我们以前在别处开厂的境况大相径庭天地之别,让我们非常感动。”张军高兴地对记者说。  

当记者问其是否遇到过政府人员对其“吃、拿、卡、要”时,他赶紧说:“百分之百没有!政府对我们这些外来企业非常善待,我非常满意。”  

企业家们不约而同的点赞折射武江区的营商环境就是一个字:好!  

系列政策红利、优质的贴心服务,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使得武江辖区企业特别是甘棠园区内的企业如鱼得水,大刀阔斧实施创新驱动,跨入高质量发展之路。去年,全区新增“四上”企业48家,规上工业企业12家,均位列全市第一;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居全市第一;28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认定,位列全市第一。  

“三个全市第一”,说明武江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事实如此。而且就其数量来说,不是“一枝独放”,而是“万紫千红春满园”。武江企业大规模实现高质量发展,诚如时下春天,充满希望!

责任编辑:侯海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